水岩耦合变形破坏过程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42
作者
李根 [1 ,2 ,3 ]
唐春安 [3 ]
李连崇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工学院岩土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工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3]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所
关键词
水岩耦合; 变形破坏过程; 岩石破裂; 数值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坝址水力劈裂、煤矿和隧道突水以及水力压裂工程都是岩体损伤演化积累诱发破坏(灾变)的过程,然而能否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过程取决于人们对水岩耦合变形破坏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程度.阐述了岩石渗流--变形--破坏特性及机理研究的进程,侧重于物理实验成果.综述了水岩耦合变形破坏过程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特别是有限单元法处理裂纹的思路,并介绍了作者课题组近年来所取得的一些代表性成果.给出了当前理论(数值)研究中所面临的几个具体问题和挑战,并对今后研究工作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619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113 条
[11]  
水—岩作用的岩体剪切特性试验与M-H-C耦合数值模拟[D]. 李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10
[12]  
水岩耦合过程及其多尺度行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刘晓丽.清华大学 2009
[13]  
岩石破裂过程及其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研究的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型[D]. 潘鹏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6
[14]  
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方法研究[D]. 梁正召.东北大学 2005
[15]  
岩体破坏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及应用[D]. 许传华.河海大学 2004
[16]  
石灰岩破坏过程声发射及裂隙渗流特性研究[D]. 包春燕.大连海事大学 2010
[17]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工程响应[M]. 科学出版社 , 赵阳升, 2010
[18]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实用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王金安, 2010
[19]  
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0
[20]  
岩土水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仵彦卿,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