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巷道底板岩层结构的后屈曲性态研究

被引:4
作者
杨治林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回采巷道; 底板岩层; 后屈曲性态; 位移幅值; 相对移近量; 动态分叉;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1.s2.042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根据巷道底板岩层的赋存特点和非软弱破碎底板岩层的断裂特征,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探讨了回采巷道底板岩层的失稳破断机理及其分叉后的屈曲性态,给出了底板岩层破断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得出了底板岩层破断后的隆起位移幅值及其两端的相对移近量,确定了底板岩层的位移幅值与两帮相对移近量之间的关系,并以鲍店煤矿某变电所硐室为例给出了工程实例。研究发现,巷道底板岩层的破断是由底板结构的动态分叉特性决定的;底板岩层破断后的水平推力表明了缺陷结构对于初始缺陷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底板结构分叉集中的剖分因子可剖分出岩层破断后的位移幅值;由底板结构的赋存状况、几何特征、岩层材料以及巷道两帮之间的距离,可确定底板两帮的相对移近量;底板岩层的位移幅值与其两帮的相对移近量呈大变形状态下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岩层的不稳定性态 [J].
杨治林 .
煤炭学报, 2008, 33 (12) :1341-1345
[2]   底板岩层变形破坏过程中分维特征研究 [J].
王连国 ;
缪协兴 ;
宋扬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05) :536-539
[3]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 [J].
王连国 ;
宋扬 ;
缪协兴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4) :573-577
[4]   回采巷道底臌力学原理及控制研究新进展 [J].
王卫军 ;
侯朝炯 .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03, (01) :1-6
[5]   综放沿空巷道顶煤受力变形分析 [J].
王卫军 ;
侯朝炯 ;
柏建彪 ;
张习美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2) :209-211
[6]   挠曲褶皱性巷道底臌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J].
谢卫红 ;
陆士良 ;
张玉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1) :57-60
[7]   巷道底臌机理的研究 [J].
姜耀东,陆士良 .
煤炭学报, 1994, (04) :343-351
[8]   巷道底鼓机理的分析 [J].
康红普 ;
陆士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1, (04) :362-373
[9]  
材料和结构的不稳定性[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 1993
[10]  
岩体结构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孙广忠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