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特征测度——基于贝叶斯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

被引:7
作者
张五六
机构
[1] 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模型; 资本存量; 贝叶斯状态空间模型; MCMC抽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忽略经济增长模型的合适性及时变特征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测度严重背离现实。根据Solow与Lucas的两类经济增长模型,序贯性构建了6个时变参数经济增长函数。通过贝叶斯推断与MCMC抽样获得刻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变特征,应用模型选择与比较得到相应结论:规模报酬时变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要优于其它5个模型,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溢出效应,提高了经济增长的内源性效率;物质资本弹性、人力资本弹性及溢出效应具有较强上升趋势,对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发挥良好支撑作用;尚未达到递增阶段的规模报酬以及收敛性波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都需审慎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卢卡斯溢出模型的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 [J].
景跃军 ;
刘晓红 .
东南学术, 2013, (01) :105-112
[2]   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 [J].
陈娟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9, 28 (02) :277-286
[3]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4]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J].
章上峰 ;
许冰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551-568
[5]   基于时变参数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J].
高宇明 ;
齐中英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2) :100-109+121
[6]   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J].
汤向俊 .
世界经济, 2006, (08) :57-64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8]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小鲁, 2000
[9]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 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 . Yan WANG,Yudong YAO. 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