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串联湿地对氮磷的净化效果

被引:7
作者
徐进 [1 ,2 ]
张奇 [2 ]
徐力刚 [2 ]
机构
[1] 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湿地; 基质; 氮; 磷;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1.037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三级串连湿地,对抚仙湖湖滨带的农业面源污染及部分县城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以防止湖泊的富营养化。对湿地各串连单元(即沉淀池、表流湿地单元和潜流湿地单元)的总氮和总磷浓度进行了试验分析,来监测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表流湿地单元的平均脱氮率接近40%之外,其他的净化单元去除营养盐的效率都只有10%~20%左右。相对而言,沉淀池的TP去除率较好,而表流湿地单元的TN去除率最高。湿地在运行两年之后,其脱氮除磷的效果不是太佳。因此,在利用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的同时,要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如植物的收割、基质土壤的翻新等,使其保持持续脱氮除磷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J].
杨红军 ;
祝松鹤 ;
申哲民 ;
王文华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S2) :819-824
[2]   抚仙湖富营养化初探 [J].
李荫玺 ;
刘红 ;
陆娅 ;
王林 .
湖泊科学, 2003, (03) :285-288
[3]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J].
夏汉平 .
生态学杂志, 2002, (04) :52-59
[4]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氮去除及氮转化细菌的研究 [J].
张甲耀 ;
夏盛林 ;
邱克明 ;
熊凯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3) :3-5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1989
[6]  
Ecohydrological research of lake–watershed relations in diversified landscape (Masurian Lakeland, Poland)[J] . A Hillbricht-Ilkowska,J Rybak,M Rzepecki.Ecological Engineering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