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杨红军
祝松鹤
申哲民
王文华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湖滨带; 生态恢复和重建; 生态功能; 生态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湖滨带是湖泊水、陆地生态系统间重要的过渡带,其独特的环境特征,使该区域内的生态因子兼有相邻系统的部分特征而又不同于其相邻系统,成为与两者密切相关的独立的生态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湖泊的湖滨带受人类干扰而严重退化,加强湖滨带的基础理论及工程实践研究,恢复和重建湖滨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充分发挥湖滨带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湖泊治理中的重要工作。通过综述国内外在湖滨生态系统的受损或退化的诊断、生态恢复和重建目标等方面理论的研究状况,介绍湖滨带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有关技术和对湖滨带恢复和重建成功与否判别方面的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19 / 8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太湖沉积物磷形态及pH值对磷释放的影响 [J].
金相灿 ;
王圣瑞 ;
庞燕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6) :68-72
[2]   五里湖生态重建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讨 [J].
颜昌宙 ;
许秋瑾 ;
赵景柱 ;
金相灿 ;
叶春 ;
年跃刚 ;
不详 .
环境科学研究 , 2004, (03) :44-47
[3]  
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J]. 卢宏玮,曾光明,金相灿,焦胜.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6)
[4]  
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J]. 卢宏玮,曾光明,金相灿,焦胜.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6)
[5]   关于生态修复若干概念与问题的讨论 [J].
王治国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10) :8-9+43+46
[6]   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诊断:生态恢复的基础与前提 [J].
杜晓军 ;
高贤明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5) :700-708
[7]   太湖北部滨岸区水生植被自然修复观测研究 [J].
杨龙元 ;
梁海棠 ;
胡维平 ;
季江 ;
陈伟民 ;
濮培民 ;
蔡启铭 .
湖泊科学, 2002, (01) :60-66
[8]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J].
濮培民 ;
王国祥 ;
李正魁 ;
胡春华 ;
陈宝君 ;
成小英 ;
李波 ;
张圣照 ;
范云崎 .
湖泊科学, 2001, (03) :193-203
[9]   太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J].
陈荷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2) :173-178
[10]   梁子湖六种沉水植物种群数量和生物量周年动态 [J].
陈中义 ;
雷泽湘 ;
周进 ;
文凤春 ;
陈家宽 .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06) :58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