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与植被恢复关系
被引:26
作者:
覃云斌
信忠保
易扬
杨梦婵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沙尘;
植被;
气候变化;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X17 [环境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沙尘暴是长期以来影响京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灾害之一。该文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26个气象站1957-2007年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GIMMS-NDVI、SPOTVGT等遥感植被数据,研究了近50a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植被恢复的关系。研究表明:近50a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发生频次呈显著下降趋势,虽自1999年有所上升,但仍远低于20世纪50-60年代。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沙尘暴变化的最重要气象因子。近30a,治理工程区沙尘暴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植被覆盖与相对湿度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32.7%和44.5%。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对沙尘暴影响具有一年的滞后效应,夏季植被覆盖会显著影响到下年沙尘暴发生。自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沙尘暴频发的荒漠草原区植被覆盖显著提高,对缓解京津沙尘暴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4+361
+361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