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交后代亚种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

被引:1
作者
郭艳华
徐海
朱春杰
徐正进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交; 亚种特征性状; 维管束性状; 籼粳亚种分类;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8.03.04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七山占/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籼粳交后代亚种特征性状、维管束性状都呈现连续变异,表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籼粳交后代程氏指数与大小维管束比,大维管束比的相关达到极显著。依程氏指数法与维管束数目比法对籼粳交后代亚种分类的符合度不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8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林世成, 1991
[12]   亚洲栽培稻起源、演化中两个重要稻种类型的研究 [J].
王象坤 ;
程侃声 ;
黄迺威 ;
罗军 ;
卢义宣 ;
刘光荣 .
遗传学报, 1987, (04) :262-270
[13]   水稻大穗形成机制研究——茎秆维管束数目与大穗形成的关系 [J].
黄璜 .
湖南农业科学, 1983, (0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