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

被引:16
作者
高新才
王一婕
机构
[1] 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互补; 产业间互补; 产业内互补;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6.02.003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为了与中亚国家建立紧密贸易关系,有必要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双方总体贸易互补程度不高;贸易互补产业结构单一;仅有建立在初级分工阶段的产业间互补,缺乏体现高级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据此,认为应该"依托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间互补,深化产业分工拓展产业内互补",以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贸易之应对——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 [J].
高新才 ;
朱泽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6) :1-8
[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胡鞍钢 ;
马伟 ;
鄢一龙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11
[4]   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与发展战略 [J].
徐建伟 ;
葛岳静 ;
胡志丁 .
经济地理, 2012, 32 (05) :16-22
[5]   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 [J].
章丽群 .
国际商务研究, 2011, 32 (03) :14-21+57
[6]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J].
于津平 .
世界经济, 2003, (05) :33-40+80
[7]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 [J].
洪银兴 .
经济研究, 1997, (06) :20-26
[8]  
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D]. 侯增艳.南开大学. 2009
[9]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 . Paul Krugm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