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延长组储层裂缝特征及识别

被引:25
作者
张娟 [1 ]
周文 [1 ]
邓虎成 [1 ]
王旭 [1 ]
吕晶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一厂
关键词
裂缝特征; 常规测井; 裂缝识别; 麻黄山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延长组是典型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裂缝是储层的主要渗滤通道,且油气聚集成藏及开发效果与裂缝关系密切。因此,裂缝特征及识别研究是该区储层评价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应用新的测井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裂缝,但受到资料数量限制,无法进行规模应用。作者从岩心裂缝研究入手,系统分析了储层中裂缝的常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裂缝进行识别,对今后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裂缝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梁晓伟 ;
韩永林 ;
王海红 ;
王成玉 ;
牛小兵 ;
辛红刚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2) :49-53
[2]   双侧向测井裂缝参数解释在伊朗Aran油田的应用 [J].
先伟 ;
吴伟航 ;
李小刚 ;
夏铭 .
岩性油气藏, 2008, (03) :89-94
[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8特低渗透储层微裂缝研究 [J].
南珺祥 ;
王素荣 ;
姚卫华 ;
卢燕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40-44
[4]   成像、核磁共振测井在埕北裂缝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J].
吴海燕 ;
朱留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45-48
[5]   利用双侧向测井方法判别裂缝的有效性 [J].
吴文圣 ;
陈钢花 ;
雍世和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87-89+2
[6]   成像测井井壁图像裂缝自动识别 [J].
秦巍 ;
陈秀峰 .
测井技术, 2001, (01) :64-69+81
[7]   声、电成像测井资料裂缝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J].
王鹏 ;
金卫东 ;
高会军 ;
宫旭东 ;
王桂萍 .
测井技术, 2000, (S1) :487-49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