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要素积累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基于SFA的经验分析

被引:114
作者
匡远凤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SFA方法; 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重分解; σ-收敛;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2.01.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120204 ;
摘要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将1988~2009年中国省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分解为农业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物质性要素投入变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四个来源,分析了它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88年以来,技术进步、物质性要素投入变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总体上都促进了中国省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技术效率变化却阻碍了大部分省份的增长,但总的来说,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共同作用对增长的贡献还是最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DEA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以中国地区工业为例 [J].
杨文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1) :19-34
[2]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J].
郭军华 ;
倪明 ;
李帮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12) :27-38
[3]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 [J].
全炯振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9) :36-47
[5]   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率与收敛:1980~2005 [J].
曾先峰 ;
李国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5) :81-92
[6]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J].
乔榛 ;
焦方义 ;
李楠 .
经济研究, 2006, (07) :73-82
[8]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 [J].
陈卫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18-23+38+80
[9]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10]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意见 [J].
朱希刚 ;
刘延风 .
农业技术经济, 1997, (01)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