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日关系之“人民外交”的生成:过程与概念

被引:12
作者
刘建平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
关键词
外交; 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战后中日关系; 思维形式; 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9.3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对"日本人民"的历史经验认识和意识形态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发展"人民间"贸易、协助日侨回国等"人民外交"政策。"人民外交"之不同于"民间外交",在于其政治性、中国官方行为性和争取与"日本人民"建立和平友好关系的目的性。通过人民外交,中国可以满足"日本人民"的利益要求;但"日本人民"不掌握日本国家资源,中国的利益要求就因为日本政府的阻挠而得不到有尊严的相应满足。"人民外交"隐含的这种偏于"日本人民"利益的不平等性,决定了它刺激中国国内发生政治紧张的必然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野坂参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新中国对日外交思想探源 [J].
刘建平 .
开放时代, 2007, (06) :76-93
[2]   战后中日关系研究的概况与问题——以中日两国的学术专著为中心 [J].
刘建平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 (05) :34-40+125
[3]  
王稼祥年谱.[M].徐则浩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  
新中国的原点.[M].刘建平著;.西苑出版社.1999,
[5]  
外交学概论.[M].鲁毅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6]  
周恩来年谱.[M].力平;马芷荪 主编;熊华源等 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7]  
历史回忆.[M].刘宁一著;吴学林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8]  
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M].田桓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  
刘少奇年谱.[M].刘崇文;陈绍畴 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0]  
毛泽东外交文选.[M].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