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37
作者
毕明威 [1 ]
陈世悦 [1 ]
周兆华 [2 ]
商琳 [3 ]
郑国强 [2 ]
张满郎 [2 ]
高立祥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盒8段; 致密砂岩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三维CT扫描、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等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定量表征,探讨孔隙结构差异性成因,进而优选出反映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储层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颗粒、胶结物)溶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及少量残余粒间孔;不同渗透率的储层孔隙半径差别不明显,但喉道半径分布差异较大,储层越致密,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小、小喉道所占比例越高,喉道占有效储集空间的比例也越高;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和中粗粒岩屑砂岩结构成熟度高、原始孔隙度高、溶蚀作用强烈,溶蚀孔隙所占比高,形成的半径大于1μm的孔喉含量显著增加;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分选差、原始孔隙度低,溶蚀作用弱,孔隙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形成的孔喉主要为半径小于1μm的孔喉;主流喉道半径对储层渗流能力起主要控制作用,并且可以很好地反映储层的孔喉分布、有效储集空间及非均质性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应当作为致密砂岩储层重要的储层评价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851 / 18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盒8段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 [J].
王秀平 ;
牟传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4) :678-689
[2]   高压压汞法和氮气吸附法分析页岩孔隙结构 [J].
杨峰 ;
宁正福 ;
孔德涛 ;
刘慧卿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3) :450-455
[3]   利用多尺度CT成像表征致密砂岩微观孔喉结构 [J].
白斌 ;
朱如凯 ;
吴松涛 ;
杨文静 ;
Jeff Gelb ;
Allen Gu ;
张响响 ;
苏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3) :329-333
[4]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J].
陈欢庆 ;
曹晨 ;
梁淑贤 ;
李佳鸿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2) :227-237
[5]   国外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及其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启示 [J].
尤源 ;
牛小兵 ;
辛红刚 ;
冯胜斌 ;
宋娟 ;
毛振华 ;
张丹丹 .
石油科技论坛, 2013, 32 (01) :12-18+66
[6]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的含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析及应用 [J].
白永强 ;
李娜 ;
杨旭 ;
张雁 ;
张雨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3, 37 (01) :45-50+7
[7]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上古生界主力气层碎屑岩储层特征 [J].
南珺祥 ;
刘博卿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1) :54-61
[8]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J].
叶礼友 ;
钟兵 ;
熊伟 ;
刘华勋 ;
胡志明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11) :43-46+116
[9]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J].
邹才能 ;
朱如凯 ;
吴松涛 ;
杨智 ;
陶士振 ;
袁选俊 ;
侯连华 ;
杨华 ;
徐春春 ;
李登华 ;
白斌 ;
王岚 .
石油学报, 2012, 33 (02) :173-187
[10]   低渗砂岩储层孔喉的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成因 [J].
张创 ;
孙卫 ;
杨建鹏 ;
高辉 ;
侯海林 ;
齐瑞 ;
罗江云 ;
魏希望 .
地质学报, 2012, 86 (02) :33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