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绿洲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研究综述

被引:7
作者
曹生奎 [1 ,2 ]
冯起 [2 ]
司建华 [2 ]
张秀风 [3 ]
刘蔚 [2 ,4 ]
常宗强 [2 ]
机构
[1]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教育部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雅布赖治沙站
[4]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额济纳绿洲; 植被; 土壤; 地下水; GSPAC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就近10a对额济纳绿洲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得出对额济纳绿洲的最新研究主要集中在GSPAC系统各组成成分以及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上。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也有研究不足和有待深入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要加强土壤水分的时空异质性、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土壤水动态变化等的研究。②加强"四水"(微观水文循环)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尤其是饱和带-包气带界面水、汽、热转化过程的研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浅层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的研究。③对黑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甚少,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④进一步加强天然植被不同部位(根、茎、叶以及果实)水势的研究;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水势变化特点,揭示干旱、盐胁迫环境下植物的抗旱与抗盐机理;加强植物水势对盐胁迫环境的响应研究,重视植物水势与地下水位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研究不同干旱、盐胁迫环境下的植物水势变化,揭示植物受干旱、盐胁迫的过程和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16 / 14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 [1] 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合理利用.[M].李世明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 [2] 额济纳绿洲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司建华
    冯起
    鱼腾飞
    常宗强
    席海洋
    苏永红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2) : 2600 - 2606
  • [3] 黑河下游植被对调水的响应
    蒋晓辉
    刘昌明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7) : 791 - 797
  • [4] 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
    萨如拉
    张秋良
    王伟峰
    谢立新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2) : 252 - 257
  • [5] 蒸发条件下一维垂向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以额济纳荒漠河岸胡杨林为例
    苏永红
    朱高峰
    冯起
    司建华
    常宗强
    [J]. 中国沙漠, 2009, 29 (02) : 236 - 240
  • [6] 额济纳绿洲土壤入渗特征与土壤状况的关系研究
    席海洋
    冯起
    程玉菲
    司建华
    常宗强
    苏永红
    郭瑞
    [J]. 冰川冻土, 2008, 30 (06) : 976 - 982
  • [7] 黑河下游水土理化性质变化及生态环境意义
    刘蔚
    王忠静
    席海洋
    [J]. 冰川冻土, 2008, (04) : 688 - 696
  • [8] 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贾艳红
    赵传燕
    南忠仁
    [J]. 干旱区地理, 2008, (03) : 379 - 388
  • [9] 额济纳绿洲水资源变化状况
    华国强
    [J]. 甘肃科学学报, 2007, (04) : 59 - 62
  • [10] 黑河下游近50年来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对额济纳绿洲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华国强
    姚志春
    [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 (04) : 53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