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辐射特征与热量平衡规律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兵
崔向慧
包永红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民勤; 绿洲; 荒漠化; 辐射特征; 热量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的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的长期连续实测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的辐射特征 ,研究了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及热量平衡规律。在绿洲荒漠过渡区 ,其太阳辐射、净辐射和反射辐射具有明显的日进程和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辐射月总量最大值 (12 0 2 3 3kW·m- 2 )出现在 8月份 ,最小值(5 2 0 6 5kW·m- 2 )出现在 11月份 ;流动沙丘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有植被覆盖的红柳和白刺灌丛沙丘表面的反射率 ,在植被生长季节更为明显 ,反射率日最大值分别为流动沙丘 (37 5 % ) >白刺沙丘 (2 9 7% ) >红柳沙丘 (2 7 9% ) ;流动沙丘表面接受的净辐射是植被覆盖区的 5 0 %~ 70 %左右。在绿洲荒漠过渡区生态系统的热量平衡中 ,占比例最大的是潜热通量 ,其次为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随着荒漠化程度的加深 ,生态系统反射率增加 ,净辐射减少 ,而且热量平衡中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所占比例增加 ,而潜热通量比例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春南湖生态系统能量收支的研究 [J].
孙刚 ;
盛连喜 ;
冯江 ;
郎宇 .
生态学杂志, 2000, (02) :8-12
[2]   小良试验站三种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研究 [J].
周国逸 ;
余作岳 ;
彭少麟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9, (02) :93-101
[3]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热量平衡的研究 [J].
李玉灵 ;
王林和 ;
张国盛 ;
董智 ;
韩淑英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8, (04) :32-36
[4]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辐射热量交换分析 [J].
魏文寿 ;
董光荣 .
中国沙漠, 1997, (04) :3-9
[5]   鹤山南亚热带草坡生态系统的热量平衡 [J].
蔡锡安 ;
任海 ;
彭少麟 ;
余作岳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7, (01) :27-32
[6]   毛乌素沙地辐射平衡的年变化特点 [J].
贺文君,松田昭美,神近牧男 .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6, (Z1) :43-46
[7]   杉—茶间作热量平衡的研究 [J].
范兴海 ;
黄寿波 ;
傅懋毅 ;
傅金和 .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2) :65-70
[8]   张掖地区春小麦生长期的辐射平衡观测 [J].
邹基玲 ;
季国良 ;
侯旭宏 .
高原气象, 1994, (03) :130-135
[9]   干旱地区绿洲和沙漠辐射收支的季节变化 [J].
季国良 ;
邹基玲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4, (03) :100-106
[10]   内蒙古奈曼草地热量平衡的研究 [J].
李胜功,何宗颖,申建友,原 芳信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2) :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