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67
作者
马戎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双语教育; 语言功能; 就业和劳动力市场;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0.01.014
中图分类号
G759.2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在思考和规划新世纪中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时,需要从国家现代化和少数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和立场来分析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必要的调整与改进措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如何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新一代在高级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关系到各民族在未来中华民族大家庭政治结构、经济体系、文化生活中的相对地位。当我们考虑"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实现少数民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时,要看到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有生命力和缺乏生命力的两部分。既包含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精华成分,也包含一些缺乏生命力的文化内容。在现代学校制度与传统文化之间,应当可以找到沟通、互容的方法。从语言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交流学习工具的双重性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探索语言工具性程度的衡量指标和语言应用的市场选择机制,同时必须关注语言运行的经济效益问题,需要把学习语言的选择与民族—国家的长远发展潜力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是否存在一个语言依赖的层级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M].董艳著;.民族出版社.2002,
[2]  
文化论.[M].(英)马凌诺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著;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3]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M].滕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民族教育学通论.[M].哈经雄;腾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费孝通文集.[M].[费孝通著];.群言出版社.2001,
[6]   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 [J].
马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 (02) :2-41+188
[7]   从社会学的视角思考双语教育 [J].
马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