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关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灾害链
被引:10
作者:
贾慧聪
[1
,2
]
王静爱
[3
]
杨洋
[4
]
潘东华
[5
]
杨佩国
[5
]
张万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4]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
[5]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灾害链;
干旱;
地震;
寒潮-雪灾;
致灾;
成灾;
区域减灾;
西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根据中国省级报刊灾害数据库(1949-2005年),构建了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分为高温-干旱灾害链、旱灾-虫灾-病害灾害链、旱灾-大风-沙尘暴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和寒潮-雪灾灾害链的成灾模式。分析表明:降水少、纬度高、沙漠戈壁广布、山脉与盆地、高原与平川相间等是旱灾灾害链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灾情随灾害链过程放大,受承灾体脆弱性累积加重。提出干旱内陆区的上游山区加强水源保护,半干旱草原区防治荒漠化、沙化,黄河流域中上游区防治水土流失等区域模式。同时以案例形式分析了地震灾害链和寒潮-雪灾灾害链的致灾、成灾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为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