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光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遗传及其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被引:1
作者:
杨竹平,褚启人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花药培养;遗传;亚种间杂种优势;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3.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上海自然条件下,1991年鉴定了5个粳型PGMSR和6个籼型PGMSR的育性转换期。结果表明粳型PGMSR育性转换期明显,不育性稳定;籼型PGMSR无明显的育性转换期。1990~1992年鉴定了农垦585及其转育于不同遗传背景中的模型PGMSR7001s、5088s、5047s与粳稻品种杂交F1、F2和F1花培获得的二代(H2)群体、粳型PGMSR//PGMSR/粳稻、PGMSR/粳稻//PGMSR/粳稻群体的育性表现。粳型PGMSR与农垦58配制的杂种F2群体表现为一对主效基因差异,与其它粳稻配制的杂种F2群体育性分离表现为2对主效基因差异。由(PGMSR/粳稻)F1花培获得的花培二代(H2)群体不育株和可育株分离比符合1∶3。表明农垦588产生于农垦58单基因隐性突变,粳型PGMSR不育性受控于2对隐性主效基因。(粳型PGMSR/粳稻//粳型PGMSR/粳稻)F1和(粳型PGMSR//粳型PGMSR/粳稻)F1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分离比分别适合1∶3和1∶1,也证实上述结论。PGMSR与常规粳稻:广亲和系配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粳型PGMSR/籼型WCV)F1和(粳型PGMSR/粳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