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行动指向、适宜条件与结构框架

被引:27
作者
何继新
郁琭
何海清
机构
[1] 天津城建大学
关键词
基层公共服务; 精细化治理; 适宜性; 系统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是一种嵌入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创新服务模式,相较于传统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民众满意"和"质量至上"是其明确目标,具有精准识别对象、精度适配模式、精细管理过程和精益评估绩效等显著特征。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是以人的最终诉求为行动指向,通过创新社会体制机制、稳固治理基础,运用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的治理工具,兼顾精准性、全程性、统筹性、考核性的治理要求,实现政府、市场、社会、民众协同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共治的供给治理格局。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的宜适性是对精细化治理是否适合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初步判断,由精细化治理效能、治理供给力、治理驱动力和治理引导力耦合形成,这四要素构成了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宜适性判断结构框架。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系统拥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层次,其中,横向水平内容包括对象精准、内容精细、目标精确等三个层次,纵向垂直过程包括前提(治理主体)、基础(服务需求测度)、条件(靶点识别)、核心(模式和路径)、保证(精细化管理)等五个层次,横纵两条脉络构成了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的系统结构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 提升政府社会治理绩效水平[N]. 周进萍.南京日报. 2017 (A06)
[12]   MAKING GOVERNANCE NETWORKS EFFECTIVE AND DEMOCRATIC THROUGH METAGOVERNANCE [J].
Sorensen, Eva ;
Torfing, Jacob .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9, 87 (02) :234-258
[13]  
Community management support through community-based information networks[J] . Mitsuru Kodama.Information Management & Computer Security . 1999 (3)
[14]   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精细化与赋权改革——以F省S市便民服务中心为例 [J].
孙荣 ;
薛泽林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04) :75-80
[16]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 [J].
柴彦威 ;
郭文伯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4) :466-472
[17]   城市治理精细化转型路径分析 [J].
陈晨 .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1) :38-41
[18]   微治理:社区“开放空间”治理的实践与反思 [J].
宁华宗 .
学习与实践, 2014, (12) :88-96
[19]   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的目标导向与路径分析 [J].
陆志孟 ;
于立平 .
领导科学, 2014, (13) :14-17
[20]   从公共服务标准化实践看精细化管理趋势——以北京市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实践为例 [J].
李晓林 .
中国标准化, 2012, (03) :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