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煌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开始时间的制约

被引:59
作者
姜耀辉
蒋少涌
赵葵东
倪培
凌洪飞
刘敦一
不详
机构
[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南京
[4] 南京
[5] 北京
关键词
煌斑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岩石圈减薄; 辽东半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东部在中生代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已是不被争论的事实,但关于岩石圈减薄开始的时间,目前还缺乏应有的资料.辽东半岛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是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事件的重要地区之一.本次工作对辽东铧子裕菱镁矿矿区侵入于早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菱镁矿矿层中的煌斑岩脉岩群开展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煌斑岩脉是在晚侏罗世(155±4Ma)侵位的,并具有钾质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目前初步认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发生在晚中生代,且在130~120Ma的早白垩世达到高潮.考虑到富钾镁铁质岩浆活动是岩石圈开始减薄的标志,因此,本次年代学工作所发现的辽东地区晚侏罗世钾质煌斑岩脉岩群,可能暗示岩石圈开始减薄发生在晚侏罗世.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辽东半岛南部三叠纪辉绿岩中发现新元古代年龄锆石
    杨进辉
    吴福元
    张艳斌
    张旗
    S.A.Wilde
    [J]. 科学通报, 2004, (18) : 1878 - 1882
  • [2]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
    翟明国
    朱日祥
    刘建明
    孟庆任
    侯泉林
    胡圣标
    李忠
    张宏福
    刘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 913 - 920
  • [3]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吴福元
    葛文春
    孙德有
    郭春丽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51 - 60
  • [4] 鲁东晚白垩世玄武岩中的幔源捕虏体: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制约的新证据
    闫峻
    陈江峰
    谢智
    周泰禧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14) : 1570 - 1574
  • [5] 东北地区新生代侵入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与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袁洪林
    吴福元
    高山
    柳小明
    徐平
    孙德有
    [J]. 科学通报, 2003, (14) : 1511 - 1520
  • [6] 通化地区印支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碰撞造山作用之间的关系
    路孝平
    吴福元
    赵成弼
    张艳斌
    [J]. 科学通报, 2003, (08) : 843 - 849
  • [7] 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
    宋彪
    张玉海
    万渝生
    简平
    [J].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 26 - 30
  • [8] 论燕山运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本质
    吴福元
    孙德有
    张广良
    任向文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 379 - 388
  • [9] 燕辽-阴山三叠纪碱性侵入岩年代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阎国翰
    牟保磊
    许保良
    何国琦
    谭林坤
    赵晖
    何中甫
    张任祜
    乔广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4) : 383 - 387
  • [10] 辽西阜新中生代玄武岩中深源捕虏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研究
    郑常青
    许文良
    王冬艳
    [J]. 岩石学报, 1999, (04) : 616 -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