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以建三江垦区为例

被引:27
作者
林佳 [1 ]
宋戈 [1 ]
宋思铭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景观结构; 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 景观稳定性; DPSIR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是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三江垦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手段提取研究区1992年、2000年和2008年的景观类型信息,定量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尺度的景观结构变化特征。阐明了景观结构变化下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形成机制。定量计算研究区不同尺度的景观稳定性,并结合DPSIR模型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等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992—2008年,研究区景观结构变化剧烈,景观基质类型由沼泽湿地转为水田,斑块形状复杂度和景观破碎度增加,斑块空间分布表现为"聚合—分散—聚合"的变化特征;土地利用行为对研究区景观结构产生破坏的同时也对其恢复起调控作用,进而形成景观结构变化下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不同状态,研究区景观结构稳定性可以反映其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研究期内研究区景观整体稳定性呈"稳定—非稳定—稳定"的复合稳定性特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呈"较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等级变化特征;1992—2000年,旱田景观结构最稳定,2000—2008年,景观结构最稳定类型转变为建设用地,表明该类型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最高,2008年,沼泽湿地是最不稳定的景观类型,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918 / 59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土地利用学[M]. 科学出版社 , 吴次芳, 2009
[12]  
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肖笃宁等 编著, 2003
[13]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傅伯杰等编著, 2001
[14]  
Key issues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in landscape ecology: An idiosyncratic synthesis[J] . Jianguo Wu,Richard Hobbs.Landscape Ecology . 2002 (4)
[15]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Fu Bojie,Chen Liding,MaKeming et al. Science Press . 2003
[16]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J].
邱微 ;
赵庆良 ;
李崧 ;
张建祺 .
环境科学, 2008, (04) :1148-1152
[17]   基于GIS的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J].
谢花林 .
生态学杂志, 2008, (01) :135-139
[18]   区域生态安全概念及评价体系的再认识 [J].
王耕 ;
王利 ;
吴伟 .
生态学报, 2007, (04) :1627-1637
[19]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 [J].
肖化顺 ;
付春风 ;
张贵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1) :88-92
[20]   环境水容量对黄家寨镇景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J].
张昊 ;
张伟华 ;
李文忠 ;
周心澄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6) :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