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原区DEM高程与坡度值提取的误差分析

被引:6
作者
刘飞 [1 ,2 ]
范建容 [1 ]
郭芬芬 [1 ,2 ]
张怀珍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坡度; 误差分析; 坡谱; 藏北高原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1.06.039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高程是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本信息,坡度是DEM进行地形分析的重要描述性因子之一。选取藏北高原区为研究区域,在实测GPS高程值和实测坡度数据的基础上,对SRTM与ASTER GDEM高程值和提取的坡度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表明:(1)SRTM和ASTER GDEM在采集高程值时误差较小,二者与实测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和0.994,中误差(RMSE)为57.381和31.106,精度比率(AR)为2.089和1.976,相对平均误差(RME)为1.1%和0.7%;(2)SRTM提取坡度的误差较大,而ASTER GDEM提取的坡度误差较小,二者与实测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和0.946,中误差(RMSE)为4.014和2.395,精度比率(AR)为1.238和1.034,相对平均误差(RME)为21.5%和5.5%;(3)频率累计坡谱能直观地表现DEM提取坡度的误差大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1+242 +2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DEM提取地面平均坡度误差的量化模拟 [J].
赵牡丹 ;
陈正江 ;
晋锐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3) :55-57
[2]   基于DEM坡度图制图中坡度分级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汤国安 ;
宋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157-160+192
[3]   基于DEM的坡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杨勤科 ;
贾大韦 ;
李锐 ;
梁伟 ;
师维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1) :146-150
[4]   黄土坡面薄层流侵蚀过程试验研究 [J].
刘俊娥 ;
王占礼 ;
袁殷 ;
张宽地 ;
高素娟 ;
陈浩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3) :27-30
[5]   数字地形分析:机遇与挑战 [J].
刘学军 ;
汤国安 .
地理信息世界, 2009, 7 (01) :6-7
[6]   基于DEM提取坡谱信息的不确定性 [J].
王春 ;
汤国安 ;
李发源 ;
朱雪坚 ;
贾旖旎 .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04) :539-544
[7]   东北川岗地形区SRTM数据质量评价 [J].
闫业超 ;
张树文 ;
岳书平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 (01) :41-46
[8]  
Practical use of SRTMdatainthetropics—Comparisons with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generatedfromcartographic data. Andy J,Jorge R,Andy N,et al. http://srtm.csi.cgiar.org/PDF/Jarvis4.pdf . 2004
[9]  
Vertical accuracy of the SRTM DTED level 1 of Crete. George Ch. Miliaresis,Charalampos V.E. Parasc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 2005
[10]  
METI/ERSDAC,NASA/LPDAAC,USGS/EROS.ASTER GlobalDEM Validation Summary Report. ASTER GDEM Validation Team. https:∥lpdaac.usgs.gov/lpdaac/prod-ucts/asterproductstable/routine/globaldigitalelevationmodel/v1/astgtm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