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24
作者
:
宫清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宫清顺
[
1
]
倪国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解释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倪国辉
[
2
]
芦淑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芦淑萍
[
1
]
机构
: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解释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国石油勘探
|
2010年
/ 15卷
/ 05期
关键词
: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百口泉组;
乌尔禾油田;
准噶尔盆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等岩矿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百口泉组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颗粒压碎缝、溶蚀孔;储层综合评价为大孔、中细喉—细喉的低孔、低渗型储层。沉积相带是储层储集性能的基本控制因素,该区广泛发育的冲积扇扇中亚相的辫状河道充填沉积、筛状沉积的砂砾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本条件;成岩作用是储层储集性能的关键控制因素,其中压实作用是储层减孔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有限。此外,受压实作用或侧向应力作用产生的颗粒压碎缝是本区成岩作用独特之处,它为油气聚集提供新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改善储层储集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84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永东
;
戴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戴俊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孔友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4
(03)
:17
-20+24+109
[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峰
;
田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田景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蓉
;
李明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部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李明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玲
.
沉积学报,
2009,
27
(02)
:238
-245
[3]
乌尔禾油田克拉玛依组储层敏感性差异及工艺措施优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薛新克
;
侯连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侯连华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3)
:67
-70+504
[4]
碎屑岩压裂缝的特征、成因与油气勘探意义
[J].
郭沫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郭沫贞
;
朱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朱国华
;
寿建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寿建峰
;
徐学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徐学成
.
沉积学报,
2006,
(04)
:483
-487
[5]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张朝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朝军
;
何登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何登发
;
吴晓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晓智
;
石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昕
;
罗建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罗建宁
;
王宝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宝瑜
;
杨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庚
;
管树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管树巍
;
赵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霞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47
-58+7
[6]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碎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达德
;
寿建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寿建峰
;
胡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胡勇
;
王少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少依
;
徐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徐宁
.
沉积学报,
2005,
(04)
:589
-595
[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J].
雷振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雷振宇
;
卞德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卞德智
;
杜社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杜社宽
;
蔚远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蔚远江
;
马辉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马辉树
.
石油学报,
2005,
(01)
:8
-12
[8]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J].
况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况军
;
唐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唐勇
;
朱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朱国华
;
崔炳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崔炳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52
-55+60
[9]
砂岩动力成岩作用.[M].寿建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10]
沉积岩石学.[M].赵澄林;朱筱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
1
2
→
共 17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永东
;
戴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戴俊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孔友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4
(03)
:17
-20+24+109
[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峰
;
田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田景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蓉
;
李明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部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李明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玲
.
沉积学报,
2009,
27
(02)
:238
-245
[3]
乌尔禾油田克拉玛依组储层敏感性差异及工艺措施优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薛新克
;
侯连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侯连华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3)
:67
-70+504
[4]
碎屑岩压裂缝的特征、成因与油气勘探意义
[J].
郭沫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郭沫贞
;
朱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朱国华
;
寿建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寿建峰
;
徐学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徐学成
.
沉积学报,
2006,
(04)
:483
-487
[5]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张朝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朝军
;
何登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何登发
;
吴晓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晓智
;
石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昕
;
罗建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罗建宁
;
王宝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宝瑜
;
杨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庚
;
管树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管树巍
;
赵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霞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47
-58+7
[6]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碎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达德
;
寿建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寿建峰
;
胡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胡勇
;
王少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少依
;
徐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徐宁
.
沉积学报,
2005,
(04)
:589
-595
[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J].
雷振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雷振宇
;
卞德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卞德智
;
杜社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杜社宽
;
蔚远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蔚远江
;
马辉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马辉树
.
石油学报,
2005,
(01)
:8
-12
[8]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J].
况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况军
;
唐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唐勇
;
朱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朱国华
;
崔炳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崔炳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52
-55+60
[9]
砂岩动力成岩作用.[M].寿建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10]
沉积岩石学.[M].赵澄林;朱筱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