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显微构造及其储集性能

被引:22
作者
张慧
王晓刚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2] 西安交通大学
关键词
煤,显微构造,裂隙,有效孔隙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煤中微米级构造变形,揭示了煤的显微构造变形现象,如裂隙、角砾、碎粒、糜棱质、滑移面等。这些显微构造直接影响着煤的储集性能,裂隙和角砾的发育增加了煤中的大孔和中孔,提高了有效孔隙率;碎粒和糜棱质增加了煤的比表面积和甲烷吸附量,同时也有充填孔隙、堵塞通道的作用。研究显微构造在理论上可为煤层气生、储、运机理研究提供微观依据;在应用上可成为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采的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中国煤岩学.[M].韩德馨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 [2] 第四届全国煤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M].孙达三主编;中国地质学会等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3] 中国煤成烃基本理论与实践.[M].吴俊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 [4] 煤的显微孔隙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郝琦
    [J]. 煤炭学报, 1987, (04) : 51 - 5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