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黄土—古土壤色度变化特征分析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50
作者
石培宏 [1 ]
杨太保 [1 ,2 ]
田庆春 [1 ]
王建永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色度; 靖远;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2.02.024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黄土高原西北缘厚层黄土剖面色度指标研究后发现,在磁化率指标不能很好地记录气候变化及土壤发育的情况下,色度指标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古气候重建上的缺陷.在靖远地区,红度a*主要受土壤中赤铁矿质量分数变化的影响,随赤铁矿的增加而增大,同磁化率联合使用可以反映土壤发育程度,较好地解释气候的变化过程.黄度b*受到针铁矿质量分数的影响,此外还可能受到黄铁矿、沼铁矿,褐铁矿等铁矿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与a*一同分析,可以反映土壤发育时期的水热条件.亮度L*主要受土壤中w(TOC),w(CaCO3)变化的影响,随w(TOC)的增加而减小,而随w(CaCO3)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在CIELAB颜色系统中a*的增大会显著地使L*变小,L*主要反映了土壤发育时期的降水状况以及植被发育程度.在靖远地区,只有综合考虑色度、磁化率、粒度、w(CaCO3),w(TOC)才能够合理、可靠地重建气候变化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hinese loess–paleosol stratigraphy by whiteness measurement.[J].Jun Chen;Junfeng Ji;William Balsam;Yang Chen;Lianwen Liu;Zhisheng An.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2002, 3
[2]   Mineralogic and climatic interpretations of the Luochuan loess section (China) based on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photometry [J].
Ji, JF ;
Balsam, W ;
Chen, J .
QUATERNARY RESEARCH, 2001, 56 (01) :23-30
[3]   High-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information from Chinese eolian sediments based on grayscale intensity profiles [J].
Porter, SC .
QUATERNARY RESEARCH, 2000, 53 (01) :70-77
[4]   An 800 ky proxy record of climate from lake sediments of the Zoige Bas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J].
Chen, FH ;
Bloemendal, J ;
Zhang, PZ ;
Liu, GX .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999, 151 (04) :307-320
[5]   中国黄土颜色变化的控制因素和古气候意义 [J].
何柳 ;
孙有斌 ;
安芷生 .
地球化学, 2010, 39 (05) :447-455
[6]   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色度特征及气候意义——以关中平原西部梁村剖面为例 [J].
丁敏 ;
庞奖励 ;
黄春长 ;
彭淑贞 ;
杨炯 ;
陈栋栋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5) :92-97
[7]   靖远黄土-古土壤上部磁化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石培宏 ;
杨太保 ;
许善洋 ;
田庆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 30 (04) :193-200
[8]   庐山JL红土剖面的色度气候意义 [J].
朱丽东 ;
周尚哲 ;
李凤全 ;
叶玮 ;
王天阳 ;
王佳羽 .
热带地理, 2007, (03) :193-197+202
[9]   土壤颜色—一个可靠的气候变化代用指标 [J].
陈一萌 ;
陈兴盛 ;
宫辉力 ;
魏明建 ;
李小娟 .
干旱区地理, 2006, (03) :309-313
[10]   元谋盆地古红土的土壤发生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J].
黄成敏 ;
王成善 ;
何毓蓉 ;
杨忠 .
土壤通报, 2004, (03) :25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