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人工桤柏混交林的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吴鹏飞
朱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成都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桤柏混交林;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4 [桤木]; S791.41 [柏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川中丘陵区人多地少,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给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0世纪70年代,四川省盐亭县林山乡率先把桤木(A luns crem astogyne)和柏木(Cup ressusfunebris)混交成功,到80年代末,川中丘陵区营造了大面积的桤柏混交林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林。在过去的30多年里,有关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混交林的机理和模式、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产力和物质循环,以及混交林的生态效应。通过对前人的研究的总结,作者剖析了目前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桤柏混交林的研究应该围绕:(1)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与演替趋势;(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结构和模式的优化改造三个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21]   四川桤柏混交林生物量的研究 [J].
石培礼,钟章成,李旭光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6) :524-533
[22]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稳定性的研究 [J].
曾德慧 ;
姜凤岐 ;
范志平 ;
朱教君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4) :337-343
[23]   柏木低效防护林改造效益研究 [J].
邓玉林 ;
江心 ;
杨冬生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3) :430-436
[24]   川中丘陵土壤水力侵蚀治理对策探讨 [J].
王昕 .
重庆环境科学, 1996, (01) :25-29
[25]   桤柏混交林能量代谢中能量吸收、固定、积累和损耗研究 [J].
向永国,王金锡 .
四川林业科技, 1995, (04) :1-12
[26]   桤柏混交林优化组成比研究 [J].
潘攀,刘仕俊,魏宗华 .
四川林业科技, 1995, (03) :28-35
[27]   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Ⅰ、乔木层养分元素的变化规律 [J].
余树全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500-504
[28]   桤柏混交林幼林生长的灰色拓扑预测 [J].
石培礼,阳小成,钟章成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4)
[29]   桤柏混交林的效益探讨 [J].
张小平,赵本虎,何平儒,杨俊光 .
四川林业科技, 1994, (03) :21-29
[30]   绵阳新桥镇防护林体系桤柏混交林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J].
向永国,王金锡,廖光瑶,王道木,朱顺全 .
四川林业科技, 1994, (02)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