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球囊成形术后兔血管内膜增生及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刘颖
李建军
李庚山
张玉平
王晶
夏泠
徐红新
机构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湖北省武汉市
[3] 湖北省武汉市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氯沙坦防制再狭窄的机制; 免疫组织化学法; 球囊成形术; 内膜增生; 核因子κB; 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为研究氯沙坦对球囊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采用内皮剥脱后高脂饮食 (含 1.5 %胆固醇 )喂养制作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然后对狭窄部位行球囊成形术。术后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 10mg/(kg·d)口服 ,对照组只喂生理盐水 ,4周后取腹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核因子κB、α 平滑肌肌动蛋白、巨噬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的表达。结果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氯沙坦组内膜厚度 /中膜厚度比值、内膜面积 /中膜面积比值均显著减少 (P <0 .0 1)。氯沙坦组新生内膜中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1和P <0 .0 5 )。核因子κB及其靶基因产物细胞间粘附分子 1水平亦因氯沙坦的干预而明显减少(P <0 .0 1和P <0 .0 5 )。结果提示 ,氯沙坦明显抑制球囊成形术后内膜增生 ,其机制可能为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进而抑制核因子κB ,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和新生内膜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氯沙坦对球囊成形术后兔血管内膜增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J].
张玉平 ;
李建军 ;
刘颖 ;
王晶 ;
不详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03, (01) :36-40
[2]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J].
李建军 ;
李庚山 ;
黄从新 ;
江洪 ;
许家利 ;
唐其柱 ;
夏豪 ;
王晶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04) :54-56
[3]   氯沙坦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 [J].
李爱民 ;
何作云 ;
周小波 ;
覃军 ;
耿建萌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1, (02) :108-111
[4]   球囊损伤兔主动脉后核因子-κB活性的动态变化 [J].
李建军 ;
李庚山 ;
黄从新 ;
江洪 ;
许家俐 ;
唐其柱 ;
夏豪 ;
王晶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1, (01) :34-36
[5]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学机制 [J].
韦立新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0, (01) :1-3
[6]   血管成形术后血管重塑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J].
贾新未 ;
霍勇 ;
朱国英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02) :53-55
[7]  
Atherosclerosis[P]. DONG CHUNMING;GOLDSCHMIDT PASCAL J.中国专利:US2008095751A1,200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