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相特征

被引:18
作者
刘犟 [1 ]
李凤杰 [1 ]
侯景涛 [2 ]
方朝刚 [1 ]
孟立娜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相; 古地貌; 辫状河; 下侏罗统; 富县组;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油藏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在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富县组沉积相识别标志的基础上,认为吴起地区富县组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天然堤和漫滩等沉积微相,同时建立了河谷侵蚀背景下的辫状河沉积模式。以沉积相和砂体展布为手段,恢复了富县组沉积期的古地貌背景。研究表明,宁陕古河与蒙陕古河在吴起地区交汇,形成了吴起古河间丘。同时,对古河道斜坡上的次级河道进行了详细刻画,对在吴起地区寻找下侏罗统古地貌控制下的油气藏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陕北地区侏罗系油藏古地貌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J].
王碧涛 ;
李化斌 ;
沈焕文 ;
马国梁 ;
赵辉 ;
陈建宏 .
石油化工应用, 2011, 30 (10) :57-59
[2]   侏罗系油藏高效建产产建随钻地质研究 [J].
苏幽雅 ;
高阿龙 .
石油化工应用, 2011, 30 (01) :69-72
[3]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油田区域沉积岩相研究与分析 [J].
樊成 .
石油化工应用, 2009, 28 (03) :30-35
[4]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延9油层组河流沉积及演化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刘自亮 ;
王峰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3) :275-283
[5]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甘陕古河的演化变迁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52-158
[6]   鄂尔多斯中南部中下侏罗统储层成因类型与油气聚集关系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杨华 ;
付锁堂 ;
付金华 ;
同晓荣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46-251
[7]   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及其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研究为例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时志强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260-266
[8]   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体系及古地理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张锦泉 .
岩相古地理, 1999, 19 (05) :40-46
[9]   鄂尔多斯盆地早侏罗世岩相古地理 [J].
高选政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6, (03) :1-5
[10]   应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解释沉积环境 [J].
马正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1) :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