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普里兹湾外海沉降颗粒物通量、组成变化及其与罗斯海对比研究

被引:12
作者
扈传昱
潘建明
张海生
于培松
薛斌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颗粒物通量; 组成变化; 南极普里兹湾; 罗斯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在南极普里兹湾外开阔海域布放时间系列沉积物捕获器,研究沉降颗粒物中生源组分(生物硅、有机质、碳酸钙)通量、组成、来源及元素的摩尔比值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III-1+站在1 000 m处颗粒物总通量的变化为13.00~334.59 mg/(d.m2),颗粒物中以生物硅为主,占总通量的80%以上;各组分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结合罗斯海沉降颗粒物通量和元素的摩尔比值的对比研究表明,研究海域1 000 m深的沉降颗粒物中生物硅与有机碳元素摩尔比值、无机碳与有机碳的元素摩尔比值较高,表明研究海域生物硅与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非耦合的,生物活动有效地将CO2由表层水中移出.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深海沉降颗粒物通量的季节性变化 [J].
张海生 ;
扈传昱 ;
潘建明 ;
陈志强 ;
陈波 ;
刘小涯 ;
卢勇 .
地球化学, 2003, (04) :358-362
[2]   南极夏季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粒度分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J].
刘子琳 ;
史君贤 ;
陈忠元 ;
朱根海 ;
宁修仁 .
极地研究, 1997, (01) :20-29
[3]   1991/199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聚类分析 [J].
朱根海 ;
宁修仁 ;
陈忠元 ;
刘子琳 .
南极研究, 1995, (02) :41-47
[4]  
Particle fluxes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an area influenced by seasonal retreat of the ice margin (northwestern Ross Sea, Antarctica)[J] . Leonardo Langone,Mauro Frignani,Mariangela Ravaioli,Cristina Bianchi.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 . 2000 (1)
[5]   Particle flux across the mid-European continental margin [J].
Antia, AN ;
von Bodungen, B ;
Peinert, R .
DEEP-SEA RESEARCH PART I-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 1999, 46 (12) :1999-2024
[6]  
Particle flux in deep sea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J] . R.S. Lampitt,A.N. Antia.Deep-Sea Research Part I . 199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