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环境治理中的网络式协同及其优化——以“零盟”为例

被引:11
作者
易承志 [1 ]
张开羽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伦敦大学学院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网络式协同; 限度; 优化;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9.03.00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网络式协同治理作为一种不同于科层-集中型治理和市场-分散型治理的新型治理方式,在环境治理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对"中国零废弃联盟"(简称"零盟")的案例分析发现,环境治理中的网络式协同由成员网络、项目网络和区域网络构成,不同层级的网络彼此嵌套,强调行动者平等的合作地位与治理行为的整合。环境治理中的网络式协同遵循国家主动调适、社会自主成长和行动嵌入情境的逻辑。在环境治理实践中,网络式协同提升了环境治理的绩效,但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表现出一定的限度,需要通过强化行动者的合作共识、优化子整体的弹性整合与实现全网络规则的嵌入等措施予以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41]   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 [J].
杨妍 ;
孙涛 .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1) :66-69
[42]   组织的文化惰性及其矫正 [J].
白景坤 .
改革与战略, 2008, (06) :26-29
[43]   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 [J].
洪大用 .
湖南社会科学, 2008, (03) :79-82
[44]   从行政主导到合作管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型 [J].
朱德米 .
上海管理科学, 2008, (02) :61-65
[45]   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 [J].
郁建兴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01) :86-93
[46]   善治视野下的政府责任探析 [J].
高卫星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6-19
[47]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 [J].
荀丽丽 ;
包智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114-128+207
[48]   我国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双重整合机制的构建 [J].
刘霞 ;
向良云 .
东南学术, 2006, (03) :23-29
[49]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73-89+243-244
[50]   多元共治视角下我国环境治理体制重构探析 [J].
王名 ;
邢宇宙 .
思想战线, 2016, (04) :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