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ET-CT对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的脑皮质功能区重组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红 [1 ]
刘然 [2 ]
刘大力 [3 ]
刘世文 [4 ]
机构
[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 吉林省血液中心
[3] 黑龙江省农垦医院
[4]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关键词
功能重组; 脑卒中;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后脑功能区重组的规律。方法:发病1个月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例志愿者分为两组:康复治疗组6例,康复治疗时间1个半月,对照组2例(因个人经济原因未能接受康复治疗);发病初和1个月末分别进行PET-CT扫描、Fugl-Meyer评价、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测定。结果:8例脑卒中患者第一次扫描的健侧与患侧总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要为初级运动区(M1)、后顶叶皮质(PPC)、小脑、辅助运动区(SMA)(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次同侧比较,健侧总均值与治疗组第二次有明显差异(P<0.05);患侧总均值与治疗组第二次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二次各组内两侧比较,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次两组间比较:健侧各功能区有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侧除M1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各功能区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卒中早期以健侧半球代偿为主导,运动相关区在皮质功能重组中异常活跃,脑卒中康复治疗后皮质激活区有向患侧半球转移的趋势,功能训练有利于皮质功能重组。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J].
刘罡 ;
吴毅 ;
吴军发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1) :87-90
[2]   脑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J].
陈自谦 ;
倪萍 ;
肖慧 ;
叶友强 ;
钱根年 ;
杨熙章 ;
王锦良 ;
许尚文 ;
聂玫 ;
宋宇 ;
张碧云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12) :838-843
[3]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术——分子影像学的新进展 [J].
田嘉禾 .
人民军医, 2004, (04) :229-232
[4]   正常人三种模式手指运动时脑激活区域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J].
李艳 ;
刘世文 ;
曹丽华 ;
张暹东 ;
张晓莉 ;
吕政 ;
蔺勇 ;
姜义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06) :17-21
[5]   PET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J].
赵军 ;
林祥通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 (03) :304-309
[6]  
新编康复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胡永善主编, 2005
[7]  
Sequential activation brain mapping after subcortical stroke: changes in hemispheric balance and recovery[J] . Neuroreport . 2001 (18)
[8]  
Dynamics of Motor Network Overactivation After Striatocapsular Stroke: A Longitudinal PET Study Using a Fixed-Performance Paradigm[J] . 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2001 (11)
[9]  
Functional MRI Detects Posterior Shifts in 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Activation After Stroke: Evidence of Local Adaptive Reorganization?[J] . R. Pineiro,S. Pendlebury,H. Johansen-Berg,P.M. Matthews.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20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