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保护、股权激励工具选择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被引:15
作者
谢德仁
汤晓燕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股权激励工具; 股利保护; 股利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2 [];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我国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一般对期权的行权价格提供股利保护,这对不同股权激励工具选择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利用2006-2012年间正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此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使用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工具的公司还是比使用股票期权作为股权激励工具的公司现金分红概率更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也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公司董事长为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时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较高。本文的发现意味着,限制性股票是比股票期权更佳的股权激励工具,能够更好地把经理人利益和股东长远利益捆绑在一起,而激励对象也会影响股权激励计划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 [J].
谢德仁 .
会计研究, 2013, (02) :22-32+94
[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J].
吕长江 ;
张海平 .
管理世界, 2012, (11) :133-143
[3]   股权激励与股利分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肖淑芳 ;
喻梦颖 .
会计研究, 2012, (08) :49-57+97
[4]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操纵与送转股 [J].
肖淑芳 ;
张超 .
管理科学, 2009, 22 (06) :84-94
[5]   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肖淑芳 ;
张晨宇 ;
张超 ;
轩然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4) :113-119+127
[6]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J].
原红旗 .
财经研究, 2001, (03) :33-41
[7]  
When a buyback isn’t a buyback: open market repurchases and employee options[J] . Kathleen M Kahl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2 (2)
[8]   Corporate payout policy and managerial stock incentives [J].
Fenn, GW ;
Liang, N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1, 60 (01) :45-72
[9]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dividend policy[J] . Lourdes Ferreira White.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 1996 (4)
[10]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 Michael C. Jense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