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循环模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评价

被引:38
作者
陆垂裕 [1 ,2 ]
孙青言 [1 ]
李慧 [1 ]
盖燕如 [1 ]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下水; 补给评价; 水循环; 干旱半干旱地区; MODCYCLE; 通辽平原区;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4.06.009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补给评价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全区域水循环整体的角度出发,以水循环模拟与地下水数值模拟紧密耦合的综合性水文模型MODCYCLE为工具,以处于半干旱地区的通辽市平原区为例,探索地下水在"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过程中的补给规律。结果表明:通辽市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降水入渗,占总补给量的65.2%;降水入渗补给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受众多因素影响,并不呈线性关系;年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农田区107.3 mm,非农田生态区29.1 mm,且前者较后者稳定;地下水从人口分布较少的平原坨沼区向社会经济活动频繁的中部平原区侧向净流动,年均净流量为6 570万m3,呈逐年下降趋势。模型反映的地下水补给规律基本符合研究区域的客观情况,可以为当地地下水管理提供参考。该评价方法为类似地区的地下水研究提供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地下水补给评价方法研究.[D].汪丙国.中国地质大学.2008, 10
  • [2] 一种基于水循环的地下水数值仿真方法.[P].陆垂裕;秦大庸;王浩..2012,
  • [3] 华北地区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研究..沈振荣;张渝芳;杨诗秀;等;..1990,
  • [4] 面向对象模块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ODCYCLE Ⅱ:模型应用篇
    张俊娥
    陆垂裕
    秦大庸
    王润冬
    [J]. 水利学报, 2012, 43 (11) : 1287 - 1295
  • [5] 面向对象模块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ODCYCLEⅠ:模型原理与开发篇
    陆垂裕
    秦大庸
    张俊娥
    王润冬
    [J]. 水利学报, 2012, 43 (10) : 1135 - 1145
  • [6] 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规律分析:以河北栾城为例
    吴庆华
    王贵玲
    蔺文静
    张发旺
    [J]. 地质科技情报, 2012, 31 (02) : 99 - 105
  • [7]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区域“四水”转化
    张俊娥
    陆垂裕
    秦大庸
    刘淼
    [J].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5) : 595 - 604
  • [8] MODCYCLE二元水循环模型关键技术研究
    王润冬
    陆垂裕
    孙文怀
    [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 32 (02) : 33 - 36
  • [9] 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
    兰太权
    [J]. 地下水, 2007, (05) : 43 - 45+68
  • [10] 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杨泽元
    王文科
    王雁林
    段磊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3) : 105 -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