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第九地点发掘简报

被引:37
作者
石金鸣
宋艳花
机构
[1] 柿子滩考古队
关键词
山西; 吉县; 旧石器时代晚期; 柿子滩遗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该地点出土的石器以锤击法打片、压剥法第二步加工和小型石片石器为主,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器组合和细石叶压剥技术等代表了北方细石器文化的特征。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颜料块和研磨石等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过渡和华北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提供了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7+97 +97-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黄河中游地区末次冰消期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气候背景 [J].
夏正楷 ;
陈戈 ;
郑公望 ;
陈福友 ;
韩军青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4) :1204-1208
[2]   浅议徐水南庄头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J].
金家广 ;
徐浩生 .
考古, 1992, (11) :1018-1022
[3]   山西蒲县薛关细石器 [J].
王向前 ;
丁建平 ;
陶富海 .
人类学学报, 1983, (02) :162-171+209
[4]   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 [J].
安志敏 .
考古, 1979, (04) :335-346+334
[5]   山西怀仁鹅毛口石器制造场遗址 [J].
贾兰坡 ;
尤玉桂 .
考古学报, 1973, (02) :13-2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