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马东钦
王晓伟
朱有朋
许兰杰
马彩艳
孙文鑫
郭春燕
詹克慧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豫农202; 播种期;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利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除对穗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均不显著。种植密度则影响较大,除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特别是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的显著程度非常高。在不同的播种期下各种植密度间产量差异较大,但产量构成因素差异较小。在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下,穗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较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的直接影响很小。该品种的适宜播种期应该在10月8—25日,早播情况下选择120万株/hm2基本苗比较合适,中晚播情况下选择240万株/hm2。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因型、播期和密度对不同成穗型小麦籽粒产量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J].
张定一 ;
张永清 ;
闫翠萍 ;
裴雪霞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15 (01) :28-34
[2]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 [J].
胡焕焕 ;
刘丽平 ;
李瑞奇 ;
李慧玲 ;
李雁鸣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3) :490-495+501
[3]   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小麦品种烟农19若干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J].
张杰 ;
胡开明 ;
付鹏 ;
朱宝玉 ;
李强 ;
张文明 ;
韩立德 ;
姚大年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61-64
[4]   冬前高温和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及群体生长的影响 [J].
梁志刚 ;
王娟玲 ;
崔欢虎 ;
王裕智 ;
靖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8) :185-189
[5]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 [J].
杨春玲 ;
关立 ;
侯军红 ;
王阔 ;
宋志均 ;
韩勇 ;
李晓亮 .
山东农业科学, 2007, (04) :19-23
[6]   播期对两类小麦群体发育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J].
周冉 ;
尹钧 ;
杨宗渠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4) :148-153
[7]   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J].
屈会娟 ;
李金才 ;
沈学善 ;
王永华 ;
尹钧 ;
王成雨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9) :141-143
[8]  
豫中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黄全民,郭春强,廖平安,靳文奎.小麦研究. 2005(04)
[9]  
豫中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黄全民,郭春强,廖平安,靳文奎.小麦研究. 2005 (04)
[10]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J].
郭天财 ;
朱云集 ;
王晨阳 ;
崔金梅 ;
康国章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04) :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