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及其制度基础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烨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观; 合规格性单向度质量观; 合需要性复合质量观; 制度基础;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12.03.005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从"政府主导下的合规格性单向度质量观"向"多主体介入表达的合需要性复合质量观"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演进路向。单向度的质量观与我国社会整体的精英主义制度化有密切关联。并且,标准单一的、精英主义的制度基础与市场结合产生的实践机制进一步诱导了质量的趋同和单一性。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席卷而来的市场力量以作用于基层教育组织上的"体制性的市场化逻辑"深刻影响着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同时,由"客体性"合规格质量观走向"客体—主体性"合需求性质量观的发展态势也很有可能预示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制度基础正在发生着潜在而深刻的"复合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朱兰质量手册.[M].(美)约瑟夫·M.朱兰(JosephM.Juran);(美)A.布兰顿·戈弗雷(A.BlantonGodfrey)主编;焦叔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FransVanVught)主编;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4]  
高等教育系统.[M].(美)克拉克(Clark;BurtonR.)著;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美)麦克法夸尔(MacFarquhar;R.);(美)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提高——与巴奈特教授的对话 [J].
王嘉毅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8, (12) :23-27+77
[7]   试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与建构 [J].
马万民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04) :52-55+80
[8]   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来自日本的观察 [J].
金子元久 ;
徐国兴 .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09) :24-28
[10]   论教育决策与制度创新——以’99高校扩招政策为案例的研究 [J].
康宁 .
高等教育研究, 2000, (02)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