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硅吸收动力学参数固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华海霞 [1 ]
梁永超 [2 ]
娄运生 [1 ]
张杰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硅; 吸收动力学; 米氏方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采用常规耗竭法和改进耗竭法研究了水稻苗期硅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着重对测定方法、数据处理方式及参数的量纲表示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的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式及不同的量纲表示得到的水稻苗期硅吸收动力学参数值的大小不同。为使试验结果真实可靠,应该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数据作出评价。在本试验中,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得出,改进耗竭法优于常规耗竭法;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中,作图法得到的数据准确性最高;Vmax用mg/(g.h),DW作量纲时得到的硅吸收动力参数值较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58 / 3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酸性水稻土上水稻对硅、钾、钙、镁的吸收及其动力学研究 [J].
魏朝富 ;
谢德体 ;
郭碧花 ;
高明 ;
车福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4) :452-457
[2]   几种作物NO3-吸收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初探 [J].
田霄鸿 ;
李生秀 ;
王清君 .
土壤通报, 2001, (01) :16-18+31
[3]   用镍坩埚碱溶消化测定水稻植株硅的方法 [J].
杨雅杰 .
生物技术, 1995, (03) :42-44
[4]   黄瓜等九种蔬菜与NO3-N亲和力的研究 [J].
高祖明 ;
张春兰 ;
倪金应 ;
张英 ;
周权锁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1)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