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审判的社会治理——法院性质再审视

被引:22
作者
江国华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2] 武汉大学司法学与司法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宪法》第123条; 司法治理; 司法改革; 《宪法》第126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审判者的法院,应当是一个职能单纯、明确的机关,它不应当也无能力承载太多太复杂的职能,因此,让人民法院回缚于《宪法》第123条之定位,回归到"审判机关"之本位,当成为中国法院改革之常识性议题。作为治理者的法院,应"恰如其分"地参与社会治理,承担与其职责相适应的社会治理责任,因此,司法改革有必要理性地回应社会善治之需要。司法的专业性决定了其所承载的社会治理职能只能是"通过审判的社会治理",它必须遵循适格性、适度性、适时性等基本法则。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D].倪静.厦门大学.2008, 08
[2]   常识与理性(十):司法技术与司法政治之法理及其兼容 [J].
江国华 .
河北法学, 2011, 29 (12) :30-38
[3]   审判的社会效果寓于其法律效果之中 [J].
江国华 .
湖南社会科学, 2011, (04) :52-59
[4]   常识与理性(二):法官角色再审思 [J].
江国华 .
政法论丛, 2011, (03) :11-18
[5]   刑法增设新罪的适度性分析——以危险驾驶、恶意欠薪入罪为例 [J].
周宜俊 .
东方法学, 2010, (05) :143-145
[6]   中国宪法中的权力秩序 [J].
江国华 .
东方法学, 2010, (04) :50-68
[7]   我国《宪法》第126条“法律”外延的界定 [J].
姚岳绒 .
政治与法律, 2010, (07) :53-62
[8]   地方法院在司法改革中的能动性思考——兼论区域司法环境软实力之提升 [J].
徐子良 .
法学, 2010, (04) :153-160
[10]   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释论——以我国法院与宪法之关系为重点的考察 [J].
童之伟 .
中国法学, 2009, (06) :14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