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灌丛地上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36
作者
袁素芬
陈亚宁
李卫红
刘加珍
孟丽红
张丽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 灌木生物量; 空间分布; 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矿化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2004年7个地下水监测断面和19个植被样地的实测监测资料分析得出灌木生物量在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在分析中分别选取了3个指标:灌木总生物量、多枝柽柳和刚毛柽柳的生物量。研究发现在纵向和横向上3项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形式变化。在纵向上分别对3项指标在距离河道0~200m和200~400m范围内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灌木在距离河道200~400m样地内分布占到总量近70%;横向上灌木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距离河道450m的样地内。总体来看,对于两个优势物种,由于两个物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对于异质性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导致分布状况也各异。多枝柽柳有较广的生态适应性,因此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下游的各个环境梯度上,而刚毛柽柳对水盐条件的要求较高,仅分布在其中个别断面。影响灌木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地下水埋深,当地下水埋深小于5m时,柽柳处于良好生长状态;当地下水埋深大于6m后,柽柳的生长受到抑制,开始朝衰败方向发展。浅层土壤含水对于植物吸收利用水分而言意义不大,同时由于优势种柽柳具有独特的抗盐和适盐机制,该区的盐分对柽柳的生长也不构成威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塔里木河下游灌木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18 / 18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青海湖北岸环境梯度上植物群落的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 [J].
刘庆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2) :259-267
[22]   旱生灌木生物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J].
李钢铁 ;
秦富仓 ;
贾守义 ;
董锦兰 ;
吉日格勒 ;
王满贵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8, (02) :26-32
[23]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J].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 .
生态学报, 1996, (05) :49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