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5种典型灌木林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持水特性

被引:15
作者
张学龙 [1 ,2 ]
金铭 [1 ]
刘贤德 [1 ,2 ]
赵维俊 [1 ,2 ]
马剑 [1 ]
王荣新 [1 ]
何晓玲 [1 ]
陈丽英 [1 ]
赵永宏 [2 ]
机构
[1]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省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2]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灌木林; 枯落物; 蓄积量; 持水特性; 祁连山;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5.00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灌木林是祁连山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多集中在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对灌丛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选择了祁连山区5种灌木林(箭叶锦鸡儿、吉拉柳、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研究其枯落物层持水特性,以期为该区域水源涵养型植被建设、植被生态水文效应评价、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结果表明:(1)不同灌木林林下枯落物半分解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与有效拦蓄深均大于未分解层。(2)吉拉柳枯落物层(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与有效拦蓄深最大,分别为155.46 t·hm-2、144.99 t·hm-2、91.68 t·hm-2、9.17 mm,其次为鲜黄小檗、箭叶锦鸡儿、金露梅、甘青锦鸡儿。(3)不同灌木林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枯落物持水量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长,在水中浸泡16 h时,其持水量基本达到最大值;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在1.0 h最快,随时间延长吸水速率逐渐减缓,6 h后明显减缓,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基本趋向一致。在枯落物持水作用较强的前2.5 h内,吸水速率最快的为吉拉柳,其次为鲜黄小檗。(4)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量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分别呈显著对数关系和显著幂函数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35 / 7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Litterfall, litter accumulation and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in four forest ecosystems in northern Greece[J] . Victor A Kavvadias,Dimitrios Alifragis,Alexandros Tsiontsis,Georgios Brofas,Georgios Stamatelos.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