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仔、稚、幼鱼的饵料系列

被引:10
作者
周婉霞,薄治礼,辛俭,毛国民
机构
[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青石斑鱼,人工培育,仔、稚、幼鱼,饵料系列,日投饵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3.1 [饵料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本文研究人工培育青石斑鱼仔、稚、幼鱼的饲料条件。青石斑鱼从仔鱼-稚鱼-幼鱼的各个发育阶段均为动物食性。自初孵仔鱼至幼鱼发育过程大抵有三个饵料转换期:(1)前期仔鱼到后期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卵黄、油球)到外源性营养(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的转换期。(2)后期仔鱼末(25日龄左右、全长9毫米以上)到稚鱼期系由吃小型浮游动物到吃大型浮游动物转换期。(3)稚鱼后期、幼鱼阶段(约40日龄以后、全长20毫米以上)是向底栖饵料(鱼、虾、贝肉)转换期。用牡蛎受精卵和幼体作青石斑鱼仔鱼开口饵料。其饵料系列是:牡蛎受精卵和幼体-轮虫-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成体、糠虾-鱼、虾贝肉。以初孵仔鱼2~3万尾/米 ̄3、稚鱼0.1~0.2万尾/米 ̄3、幼鱼0.05万尾/米 ̄3的培苗密度,各种饵料的日投饵量范围:牡蛎受精卵和幼体1-30个/ml,轮虫0.2-18个/ml,桡足类0.1个/ml,卤虫幼体0.1-3.5个/ml,卤虫成体1-10克/米 ̄3,糠虾1-140克/米 ̄3,鱼、虾、贝肉5-122克/米 ̄3。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厦门附近几种浮游甲壳动物的化学成分 [J].
陈素丽 ;
王明俊 ;
王奕带 .
水产学报, 1965, (01) :75-80
[2]  
鱼类的营养和饲料.[M].[日]荻野珍吉 著;陈国铭;黄小秋 译.海洋出版社.1987,
[3]  
稚鱼的摄饵和发育.[M].日本水产学会 编;蔡完其;李恩发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