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免疫调节肽具有促进体内外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被引:11
作者
董华胜
秦宜德
李素萍
袁斌
张伟
顾芳
殷汉琴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酪蛋白; 免疫调节肽; 淋巴细胞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1 [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对机体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试验分体内和体外两系列实验。体内实验,取40日龄SD大鼠42只和60只18~22g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均♀♂各半)。用生理盐水预饲1wk后,大鼠和小鼠均随机分为3组(大鼠每组14只,小鼠每组20只,每组♀♂相等并分笼饲养)即对照组、PGPIPN2·5×10-3g·L-1剂量组和PGPIPN2·5×10-2g·L-1剂量组,它们被分别灌喂生理盐水、2·5×10-3和2·5×10-2g·L-1乳源免疫调节肽,隔天灌喂1次,大鼠每次3ml,持续30d,小鼠每次1ml,持续14d。饲养结束后,检测对照组和两剂量组间淋巴细胞转化的差别。体外实验,用上述对照组动物血液,将酪蛋白1h、2h酶解液、2·5×10-3、2·5×10-2g·L-1乳源免疫调节肽分别加入淋巴细胞培养液,以酪蛋白和生理盐水为对照,测定乳源免疫调节肽对淋巴细胞转化的直接影响。结果体内实验,饲喂乳源免疫调节肽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其中大鼠的PG-PIPN2·5×10-2g·L-1剂量组以及小鼠的PGPIPN2·5×10-3、2·5×10-2g·L-1剂量组均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体外实验,不论大鼠和小鼠,酪蛋白、酪蛋白1h酶解液、酪蛋白2h酶解液、2·5×10-3g·L-1、2·5×10-2g·L-1乳源免疫调节肽均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幅度按上述排列逐渐增大,其中2·5×10-2g·L-1乳源免疫调节肽组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大鼠的2·5×10-2g·L-1免疫调节肽组也高于酪蛋白组(P<0·05),但酪蛋白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体内外实验均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免疫调节肽在体内外均能促进外周淋巴细胞的转化,而且有剂量依赖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杨梅素对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 [J].
俞瑜 ;
曾耀英 ;
刘良 ;
季煜华 ;
邢飞跃 ;
肇静娴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 (01) :63-66
[2]   乳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J].
秦宜德 ;
邹思湘 .
食品科学, 2004, (03) :188-192
[3]  
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关心,周汝麟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