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
被引:7
作者
:
邓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
邓国栋
郁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
郁建平
机构
:
[1]
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
[2]
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 贵州贵阳
[3]
贵州贵阳
来源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04年
/ 04期
关键词
:
茶叶;
多糖;
单糖组成;
薄层色谱法;
回收率;
定量分析;
D O I
:
10.15958/j.cnki.sdnyswxb.2004.04.012
中图分类号
:
O657.7 [色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定量测定了一种茶叶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的线性范围为1 200~7 200μg;4种单糖的回收率分别为97 6%、98 5%、98 1%、95 9%;所测定的这种茶多糖的单糖组成比例为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10 3∶11 4∶8 4∶1 3。实验证明其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速度快,实验成本低等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单糖的分析方法及进展
石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无锡轻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博士
石瑞
[J].
四川食品与发酵,
1997,
(01)
: 29
-
33
[2]
茶多糖的组分及理化性质
汪东风,谢晓凤,王世林,郑俊,严俊,严鸿德,王泽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
汪东风,谢晓凤,王世林,郑俊,严俊,严鸿德,王泽农
[J].
茶叶科学,
1996,
(01)
: 1
-
8
[3]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傅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傅博强
谢明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谢明勇
周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周鹏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1,
(04)
: 358
-
364
[4]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李布青,张慧玲,舒庆龄,张部昌,葛盛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安徽大学生物系
李布青,张慧玲,舒庆龄,张部昌,葛盛芳
[J].
茶叶科学,
1996,
(01)
: 67
-
72
[5]
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惟杰主编, 1987
←
1
→
共 5 条
[1]
单糖的分析方法及进展
石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无锡轻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博士
石瑞
[J].
四川食品与发酵,
1997,
(01)
: 29
-
33
[2]
茶多糖的组分及理化性质
汪东风,谢晓凤,王世林,郑俊,严俊,严鸿德,王泽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
汪东风,谢晓凤,王世林,郑俊,严俊,严鸿德,王泽农
[J].
茶叶科学,
1996,
(01)
: 1
-
8
[3]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傅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傅博强
谢明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谢明勇
周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周鹏
[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1,
(04)
: 358
-
364
[4]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李布青,张慧玲,舒庆龄,张部昌,葛盛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安徽大学生物系
李布青,张慧玲,舒庆龄,张部昌,葛盛芳
[J].
茶叶科学,
1996,
(01)
: 67
-
72
[5]
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惟杰主编, 19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