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筛选及培养条件对分解活性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王伟东
崔宗均
牛俊玲
朴哲
刘建斌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北京,北京,江苏扬州,北京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复合系; 培养条件; 纤维素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以麦秸垛下的土壤和麦秸堆肥为材料 ,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 ,经过多代淘汰及其不同系之间的组配 ,最终筛选构建了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用羧甲基纤维素 (CMC)糖化力法和纤维素减重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复合系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滤纸、棉花、稻草、CMC Na和葡萄糖为碳源时 ,复合系在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碳源 (如滤纸、棉花 )存在时表现出高的纤维素分解活性 ;利用蛋白胨和酵母粉作氮源时的纤维素分解活性远高于硝酸铵、尿素等无机氮源 ;以滤纸和酵母粉作为惟一碳、氮源时 ,最适发酵质量浓度分别为 2 5和10 0 g·L-1,其分解活性最高峰均出现在发酵第 5天。最适纤维素分解的 pH为 8 0。最适纤维素分解温度为 6 0℃ ,大于 6 0℃的高温抑制复合系对纤维素分解 ;复合系的适宜溶氧量 (DO)为 0 0 7~ 0 16mg·L-1,过高过低的溶氧量均抑制纤维素分解。复合系的微好氧特点对堆肥工程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44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的酶活特性 [J].
朴哲 ;
崔宗均 ;
苏宝琳 ;
路鹏 ;
王伟东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59-61+66
[2]   一组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的筛选及功能 [J].
崔宗均 ;
李美丹 ;
朴哲 ;
黄志勇 ;
Masaharu Ishii ;
Yasuo Igarashi .
环境科学, 2002, (03) :36-39
[3]   pH值对纤维素酶制备的影响 [J].
单谷 ;
罗廉 ;
余世袁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61-63
[4]   纤维素科学及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J].
汪维云 ;
朱金华 ;
吴守一 .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1998, (03) :20-28
[5]  
天然纤维素生物降解机制和外切纤维素酶合成机制的研究 .2 刘洁. 山东大学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