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高速公路老营段路域植被生态恢复

被引:12
作者
董世魁
崔保山
丁宗凯
王娟
高丽娜
赵淑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植被特征; 恢复模式; 恢复时间; 大保高速公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路域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不仅是道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也是恢复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大保高速公路老营段路域植被生态系统为对象,对比分析了8种植被恢复模式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恢复时间内,自然恢复的植物群落中本土植物的比例相对较高,自然恢复是该区路域植被恢复的理想模式之一。随着恢复演替时间的推移,所有群落中木本植物的比例不断增加,草本植物的比例不断下降,植物群落分层现象明显,植物群落向原生植被发生进展或偏途演替。补播本土植物是促进植被恢复演替进程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增加乡土物种的比例、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而且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可以形成层次明显、功能群组合合理的植物群落。人工蓝桉经济林不仅降低了植物群落及各功能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还表明,植物群落中当地物种的比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盖度可以作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判定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483 / 14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纵向岭谷区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与扩展效应 [J].
朱建军 ;
崔保山 ;
姚华荣 ;
董世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507-515
[2]   云南省公路路域绿化护坡植物的生态区划与选择 [J].
董世魁 ;
崔保山 ;
刘世梁 ;
刘杰 ;
朱建军 ;
姚维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1038-1046
[3]   纵向岭谷区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J].
刘杰 ;
崔保山 ;
杨志峰 ;
董世魁 ;
姚维科 .
生态学报, 2006, (01) :83-90
[4]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 [J].
何大明 ;
吴绍洪 ;
彭华 ;
杨志峰 ;
欧晓昆 ;
崔保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338-344
[5]   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特征及道路修建对其影响 [J].
陈辉 ;
李双成 ;
郑度 .
山地学报, 2003, (05) :559-567
[6]   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 [J].
孙青 ;
卓慕宁 ;
朱利安 ;
李定强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210-212
[7]   河南周口至省界段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黄锦辉 ;
李群 ;
刘晓丽 .
生态学杂志, 2002, (01) :74-79
[8]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董鸣主编, 1997
[9]  
Assessing grassland restoration success: relative roles of seed additions and native ungulate activities[J] . LEANNE M.MARTIN,BRIAN J.WILSE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2006 (6)
[10]  
Are Ecosystem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Status Related to Restoration Success? A Test from Semiarid Mediterranean Steppes[J] . Fernando T.Maestre,JordiCortina,RamónVallejo.Restoration Ecology .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