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贮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25
作者
杨文琦
龙宣杞
崔卫东
机构
[1]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青贮; 细菌多样性; 克隆文库; ARDR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8 [其他饲料作物]; S182 [农业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9 ;
摘要
【目的】揭示玉米青贮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为玉米青贮菌剂的优化和有害菌的抑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构建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ARDRA(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等方法。【结果】采用ARDRA方法将289个阳性克隆子归类为35个OTU,克隆文库覆盖率达到98.62%,其中细菌有11个属,包括明串珠菌属(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ATCC 8293、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 R-31687)、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sp.MVP03)、片球菌属(Pediococcus pentosaceus MY-800)、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MAU70023)、乳球菌属(Lactococcus lactis HDDMM12、Lactococcus lactis KLDS、Lactococcus lactis SL3、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 MR17)、拉恩氏菌属(Rahnella sp.N2-2)、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coli strain NBRI1707)、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 K30)、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kloosii strain Iv8)、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IdR)、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中明串珠菌属所占比例最高26.6%,其次是乳球菌属23.5%,再者是克雷伯氏菌属22.5%,乳杆菌属8.6%,片球菌属4.2%,拉恩氏菌属2.4%,葡萄球菌属2.0%,芽孢杆菌属2%,魏斯氏菌属1.7%,寡养单胞菌属1.7%,埃希氏菌属0.3%,除此之外还有4.1%的不可培养细菌。【结论】建立的青贮玉米细菌文库中70%的转化子属于乳酸菌类,但在文库中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致病或有害菌,因此开展发酵助剂或者有害菌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研究尤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424 / 14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菌群变化的比较研究 [J].
韩吉雨 ;
侯先志 ;
杨凯 ;
赵子夫 ;
郭天龙 .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13) :63-65
[2]   一种适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青贮饲料总DNA的提取方法 [J].
马俊孝 ;
孔健 ;
季明杰 .
生物技术, 2009, 19 (01) :29-32
[3]   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生产 [J].
郑玉彬 ;
黄红梅 .
农业科技通讯, 2007, (03) :11-12
[4]   苜蓿青贮过程中乳酸菌复合系A l2的接种效果及菌群的追踪 [J].
王小芬 ;
高丽娟 ;
杨洪岩 ;
李献梅 ;
高秀芝 ;
崔宗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1) :217-222
[5]   生物技术在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上的研究与应用 [J].
李培庆 ;
崔艳红 ;
胡海霞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0) :2074-2076
[6]   混合菌培养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J].
熊海燕 ;
王为国 ;
王存文 ;
徐汶 .
贵州化工, 2004, (03) :16-18
[7]   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J].
杨玉琴 ;
庄晴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4, (01) :61-61
[8]   PCR-DGGE技术在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J].
罗海峰 ;
齐鸿雁 ;
薛凯 ;
张洪勋 .
生态学报, 2003, (08) :1570-1575
[9]   国外青贮接种菌研究进展 [J].
时建忠 .
中国草食动物, 2002, (02) :34-36
[10]   我国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J].
韩鲁佳 ;
刘向阳 ;
李道娥 ;
阎巧娟 ;
郭佩玉 .
农业工程学报, 1997, (S1) :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