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典型城市下垫面特征及其与地表热环境的关系研究

被引:22
作者
买买提江买提尼亚孜 [1 ]
阿里木江卡斯木 [2 ,3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2]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3]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不透水面; 热岛效应; 混合光谱分解; 乌鲁木齐; 干旱区;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11.017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X87 [环境遥感];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1404 ;
摘要
基于2011年8月11日Landsat TM遥感影像,利用混合光谱线性分解模型提取乌鲁木齐市建成区下垫面不透水面丰度和植被覆盖度信息,利用单窗算法定量反演建成区地表温度,并通过分级方法分析两个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建成区不透水面丰度、植被覆盖度与地表热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混合光谱线性分解方法,基于中等分辨率TM影像提取干旱区城市乌鲁木齐建成区不透水面,成本低,精度高(精度检验总体均方根RMS为0.003,远小于精度规定值0.02),且该方法可较好地区分光谱特性相似的城市建设用地和裸地,对干旱区城市用地信息提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乌鲁木齐市建成区不透水面丰度与地表温度呈线性正相关,R2为0.69,植被盖度与地表温度呈线性负相关,R2为0.74;(3)裸地因具有极高的地表温度,形成局部的热岛中心,对干旱区城市地表热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减少和改变裸地对于缓解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65 / 18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研究——以台州市为例 [J].
陈旭 ;
李霖 ;
王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4) :643-649
[2]   基于多端元混合光谱模型与Landsat影像的北京不透水层动态研究 [J].
张文婷 ;
金可懿 ;
宋开山 ;
杭艳红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5, (02) :321-330
[3]   绿洲植被覆盖度遥感信息提取——以敦煌绿洲为例 [J].
张号 ;
屈建军 ;
张克存 .
中国沙漠, 2015, 35 (02) :493-498
[4]   基于TM影像的北京市热环境及其与不透水面的关系研究 [J].
徐永明 ;
刘勇洪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4) :639-643
[5]   21世纪初中国人工建设不透水地表遥感监测与时空分析 [J].
匡文慧 ;
刘纪远 ;
张增祥 ;
LU DengSheng ;
香宝 .
科学通报, 2013, (Z1) :465-478
[6]   北京市不同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J].
秦仲 ;
巴成宝 ;
李湛东 .
生态科学, 2012, 31 (05) :567-571
[7]   深圳市不透水表面的遥感监测与时空格局 [J].
刘珍环 ;
王仰麟 ;
彭建 .
地理研究, 2012, 31 (08) :1535-1545
[8]   基于TM图像的“增强的指数型建筑用地指数”研究 [J].
吴志杰 ;
赵书河 .
国土资源遥感, 2012, (02) :50-55
[9]   京津唐城市群不透水地表增长格局以及水环境效应 [J].
匡文慧 ;
刘纪远 ;
陆灯盛 .
地理学报, 2011, 66 (11) :1486-1496
[10]   基于混合光谱分解的兰州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空间关系分析 [J].
潘竟虎 ;
刘春雨 ;
李晓雪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 (04) :46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