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水利合作困境的制度分析——以福建省吉龙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例

被引:15
作者
蔡晶晶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乡村水利; 用水户协会; 合作困境; 组织失效; 制度分析;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2.12.010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由于日益增加的财政负担和低效的管理,我国乡村水利困境日益凸显,如灌溉系统老化失修、灌溉面积萎缩、灌溉效益低下和农业生产力下降等。目前,成立以农民为主体的用水户协会逐渐上升为全面性的政府行为,纳入到国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整体战略之中。这种源于国外的经验在中国的实践会面临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能否通过建构村民之间的合作情境有效改善乡村水利的治理绩效?本文从乡村水利合作建构的三种制度途径(科层建构、交易建构和社会建构)出发,以福建省清流县灵地镇吉龙村农民用水协会为个案,分析乡村水利合作出现困境的深层障碍及其根源,探讨用水户协会面临的科层化、缺乏激励与组织失效等问题的解决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110 +110-1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组织关系视角下的农民合作组织行政科层化问题研究——以用水协会(WUA)的构建和发展为例 [J].
刘芳 ;
史晋川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0 (09) :30-37+110
[3]   以市场替代农民的公共合作 [J].
姚洋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5) :40-41
[4]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 [J].
黄祖辉 ;
徐旭初 ;
冯冠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3) :13-21
[5]  
地权的逻辑[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贺雪峰, 2010
[6]  
治水[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罗兴佐, 2006
[7]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中华书局 , (美)黄宗智著, 2000
[8]  
黄河边的中国[M].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曹锦清著, 2000
[9]  
论美国的民主[M]. 商务印书馆[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 1988
[10]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norms [J].
Ostrom, E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0, 14 (03) :13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