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薄层快速干燥工艺的试验

被引:17
作者
胡万里 [1 ]
李长友 [2 ]
徐凤英 [2 ]
机构
[1] 安阳工学院电气工程系
[2] 不详
关键词
稻谷; 薄层; 快速干燥; 爆腰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6.6 [烘干机械与设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组合试验与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快速薄层干燥的温度、分段降水幅度、缓苏时间比对稻谷爆腰率的影响,提出保证干燥质量、降低能耗、节省干燥机有效工作时间的分段干燥工艺,即快速干燥-储藏或缓苏-快速干燥。对于高含水率的稻谷,建议采用分段快速组合干燥,每段降水幅度不宜超过8%,且第1次降水后的含水率宜为15.5%~18%。谷物第1次干燥温度50℃,降水幅度为6.3%,缓苏96h时,第2次快速干燥温度50~55℃,缓苏时间间隔不宜少于48h。第2次干燥温度50℃时,干燥的缓苏时间可显著缩短。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126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爆腰产生机理分析 [J].
刘木华 ;
吴颜红 ;
曾一凡 ;
周小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30-34
[2]   稻谷种子安全干燥温度模型研究 [J].
刘木华 ;
曹崇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3) :174-177
[3]   谷物循环干燥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J].
李长友 ;
曹艳明 .
农业机械学报, 2002, (06) :86-88
[4]   干燥条件对稻谷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J].
郑先哲 ;
周修理 ;
夏吉庆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48-52
[5]   高低温组合干燥工艺试验研究 [J].
郑先哲 ;
安一禄 ;
王成芝 .
中国农机化, 1997, (S1) :210-213
[6]   水稻缓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J].
李业波 ;
曹崇文 ;
杨俊成 ;
不详 .
农业机械学报 , 1997, (S1) :55-58
[7]   拟合谷粒干燥温度的数学模型 [J].
李长友 ;
邵耀坚 ;
上出顺一 .
农业工程学报, 1996, (01) :152-156
[8]   高热效率节能两级干燥工艺的研究 [J].
于吉云 ;
范训龙 ;
李林兰 .
农业机械学报, 1992, (03)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