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班级社会体系研究述评

被引:5
作者
谭晓玉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
团体动力学原理; 结构模式; 模式分析; 模式(结构主义语法); 班级活动; 交互行为; 交互作用过程; 交互作用模式; 班级教学; 理论模式; 课堂行为; 教学情境; 学校班级; 角色期望; 社会角色; 个体心理; 阿什利;
D O I
10.16194/j.cnki.31-1059/g4.1995.09.005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正>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单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型态。考察学校教育活动,主要是在班级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因此,班级成为中外教学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西方学者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班级社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探索提高班级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途径。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教学社会学。本文将追循西方班级社会体系研究的轨迹,评述几个有关班级体系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 [J].
谭晓玉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5, (02)
[2]   教学的社会学分析与教学社会学 [J].
谭晓玉 .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 (01) :25-27
[3]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2 W wauer. Johnwiley .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