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地土壤恢复特征的研究——以内蒙古卓资县为例

被引:7
作者
王同顺
郭建英
孙保平
李锦荣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退耕还林; 土壤理化性质; 卓资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以卓资县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及改良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以后土壤黏粒总体含量均高于耕地,其中表土层增加不显著,亚表层、下层增加较多;在不同的退耕还林地中,表层土壤容重明显高于亚表层和下层的土壤容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不同林地类型之间的全量N、P、K的含量变化差异显著,而不同土层深度的全量P、K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退耕林地的速效N、P、K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总体来看当地实施退耕还林后,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明显,有效的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8+142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华北土石山区人工林与天然林结构与功能研究 [J].
张永利 ;
鲁绍伟 ;
杨峰伟 .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06) :63-68
[2]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耕作层土壤磷、钾含量的影响 [J].
韩永伟 ;
韩建国 ;
王堃 ;
张蕴薇 ;
康俊梅 .
草地学报, 2003, (03) :228-233
[3]   农牧交错带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荒漠化的相关性——以冀北康保县为例 [J].
盛学斌 ;
刘云霞 ;
孙建中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909-910
[4]   土壤矿物钾的释放及其在植物营养中的意义 [J].
徐晓燕 ;
马毅杰 .
土壤通报, 2001, (04) :173-176
[5]   中国北方风沙活动的驱动力分析 [J].
史培军 ;
严平 ;
袁艺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41-47
[6]  
土壤钾的生物有效性和土壤供钾能力[J] 常丽新 河北农业科学 2000, 04
[7]   潮土及盐化潮土中的微团聚体及有机质在各组微团聚体中的分布 [J].
王涌清 ;
孙昭荣 ;
刘秀奇 .
土壤肥料, 1983, (04) :10-13
[8]  
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生境演变特征及其评价研究[D] 吕粉桃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9]  
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M] 姜凤岐等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10]  
中国土壤[M]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78,